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生命红线观”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咱们区住住建委今年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完成情况怎么样?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为安全生产工作下了死命令、定了硬目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切发展必须以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和底线,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杜绝带血的GDP和以牺牲人民群众生命来换取所谓的发展。区住建委始终把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工程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2016年,截止目前我区开复工工程总数80余项,建筑总面积约190万平方米,我区建筑规模比APEC筹办阶段有所下降,但与前几年相比建筑规模仍然保持在高位。在这样的形势下,区住建委今年的目标是全力保证不发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即“零事故”。目前,我们还是按照这个既定目标进努力,做好今年的收关工作。
2、“零事故”对于施工安全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目标,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区住建委在施工安全监管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呢?
答:是的,建筑施工一直被列为高危行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区住建委每年都要做专题调研,深刻分析安全工作的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我们针对“零事故”这一目标,结合我区工程的特点,开展了3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推动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坚持安全生产季度分析通报制度,每季度通报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及分析,施工现场主要隐患,执法检查情况等。通过分析通报科学评估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复工安全条件自查报告制度,要求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责任主体对施工现场进行自查,主动消除安全隐患。通过硬约束,督促五方责任主体充分履责。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要求各施工项目部每月对施工现场安全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并将打分情况上传至标准化平台,在企业自评的同时,安监站每月抽取20%的工程进行现场测评,督促企业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二是继续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教育是防范事故的“治本之道”。我们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就是要保证一线农民工受教育和考核合格率均达到100%。今年我区全面推广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督促有条件的工程项目现场建立体验式基地,并按照市建委要求建立我区体验式培训基地,目前我区具备接待条件的体验式基地2处,要求新上岗工人一定要进行体验式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督促施工现场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是防范事故的“治标之举”。区住建委结合各专项整治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特别通过开展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专项整治活动,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和曝光,并将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同时加大对监理企业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通过施工企业自查、监理人员把关、政府部门监督,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抓好这3项工作,做到责任明确、制度健全、培训到位、隐患消除,实现“零事故”我们是很有信心的。
3、您刚才提到了施工的重点环节,是不是就是指施工过程中比较危险的工序呢?我们听说过有些工程需要专家论证,那么具体哪些工程需要专家论证,怎样进行论证呢?
答:重点环节就是指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或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保障是施工过程监管的工作重心。专家论证审查就是保障这类工程安全的重要举措。按照建设部下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要求,我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有:一、深基坑工程,(一)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一)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的。三、脚手架工程,(一)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三)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办法”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本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组必须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施工企业应根据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专家组书面论证审查报告应作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在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对于危大工程也是住建委日常执法检查的重点,检查人员在检查“危大工程”时,必须查看专家论证报告,并对报告与施工现场的一致性进行检查。
4、近期全国各地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特别是11.24江西丰城坍塌事故。事故发生后区住建委做了哪些工作?
进入冬季施工阶段后,区住建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百日绿色安全施工活动”的通知》,组织全区在施工程开展“百日绿色安全施工活动”,按照做到“十个不”的要求开展安全监督工作,十个不即:不扬尘、不冒烟、不违章违规作业、不挖断管线、不中毒、不坍塌、不抢工、不亡人、不掉队、不投诉;确保施工现场实现“安全生产、绿色施工、质量合格”的基本目标。11月24日,江西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区住建委对施工现场开展“百日绿色安全施工活动”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印发了《关于深刻汲取江西丰城“11.24”事故教训深入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了全区建筑施工领域的安全大会,要求各单位严格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现场进行自查自纠,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区住建委对施工现场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自开展大检查工作以来,检查工地54项,出动检查人员176人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90余条次,均责令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因安全隐患行政处罚6起。为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区住建委于12月初组织市级专家对申报的5项安全文明工地和1项样板工地进行验收检查。为防控重大风险,区住建委开展起重机械抽检工作,委托2家检测机构对全区工地在用的23台塔吊进行检测。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均已责令整改。对发现关键性问题的,一律进行高限处理。下一步,区住建委将继续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切实加强今冬明春我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
5、今年北京入冬以来,连续几次拉响空气重污染预警警报,空气质量成为市民最为关注和急需政府治理解决的头等大事,区住建委是怎么开展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
答:针对空气污染问题,北京市制定了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计划要求全市经过五年努力,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较大幅度减少。到2017年,全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全市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怀柔区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左右。区住建委严格贯彻落实《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针对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加大执法力量。要求施工单位认真落实绿色施工管理要求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对施工现场道路和裸露地面进行硬化、覆盖,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上路行驶;进行拆除、平整场地、清运建筑垃圾和渣土、道路开挖等施工作业时,要采取边施工、边洒水等防止扬尘污染的作业方式。选用新型达标渣土运输车辆,采用洗轮机、扬尘喷雾器等新技术、新措施。2016年,我区新开工程全部安装使用了高效洗轮机和视频监控设备。监控中心对所监控项目实施网格化管理,严格控制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工作。目前,监控系统得到充分应用,远程监控及非现场执法切实规范了施工单位行为。2016年,区住建委多次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联合执法,对施工单位保持高压态势,与区城管执法局建立违法行为移交机制。根据《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政府247号令),施工单位扬尘问题由城管执法管理局根据情况进行处罚,我委对发现的施工现场扬尘违法、违规行为,在通过行业管理约束的同时,将违法行为描述和图像资料通过移交单移交区城管执法局,实现闭环管理。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园林、水务、电力、道路等工程扬尘问题,区住建委及时联系其行业主管部门,有效形成执法合力。
5、您刚刚提到的是咱们日常扬尘的管理,针对空气重污染预警天气咱们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呢?
答:进入10月以来,全市共拉响空气重污染预警7次,其中黄色及以上级别预警5次,区住建委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随时做好应对空气重污染天气的各项措施。一是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接到市、区两级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信息后,迅速通过短信平台、电话通知、现场通知等方式,多渠道进行通知部署。遇黄色以上级别预警即刻召开部署会,要求全区在施工程严格执行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规定。保证传达部署到位。二是领导带队严查落实情况。每次启动空气重污染指令后,区住建委成立多个检查组,由领导带队,对全区在施工程重点检查区重点工程施工现场落实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应急措施的情况,遇到周末一线执法人员全部停休,监督工地各项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三是联合媒体检查加强舆论监督。区住建委多次联合区电视台,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落实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措施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媒体宣传、媒体曝光加强舆论监督,提高施工单位对此项工作的思想认识高度。四是严格执法高限处罚。发现未严格落实空气重污染预警措施的单位,一律进行高限处理,并在调查取证后移送城管部门,从行业和城市管理两个方面对责任单位进行严肃处理。最后,预警解除后,区住建委第一时间通知各施工项目部,要求施工单位在做好日常施工扬尘管控措施的前提下,恢复正常施工。
6.最近《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新版预案有哪些调整,咱们对工地的要求是不是也有所改变?
答:《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调整后,怀柔区空气重污染预案,于12月13日进行了调整并印发。区住建委在接到新版预案后,迅速结合《北京市建设系统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对我区建设系统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并于12月15日,印发给全区所有在监工程。针对建筑工程方面,新版预案较之前预案更详细,更有针对性。蓝色预警要求:在建工程施工单位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扬尘控制措施力度,全力降低施工扬尘。黄色预警要求:在蓝色预警的基础上,停止室外建筑工地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等施工作业。新版预案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响应措施一致,也是提高了橙色预警的应对要求,要求为:在建工程施工单位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扬尘控制措施力度;停止室外建筑工地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等施工作业;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清洁能源汽车除外)。上周(16-21号)我们经历了入冬以来的第一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区住建委也是按照新版预案要求进行工作部署和开展监督检查的。而且由于此次污染的时间长,共持续5天,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重,区住建委按照区政府的指示精神,要求在施项目全面停工,并且施工现场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全部覆盖严密,达到进场“满眼绿”的标准。经过多轮次地毯式的排查,各项目均能按照要求进行响应。空气重污染期间对于在监工程的管理,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生命红线观”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咱们区住住建委今年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完成情况怎么样?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为安全生产工作下了死命令、定了硬目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切发展必须以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和底线,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杜绝带血的GDP和以牺牲人民群众生命来换取所谓的发展。区住建委始终把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工程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2016年,截止目前我区开复工工程总数80余项,建筑总面积约190万平方米,我区建筑规模比APEC筹办阶段有所下降,但与前几年相比建筑规模仍然保持在高位。在这样的形势下,区住建委今年的目标是全力保证不发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即“零事故”。目前,我们还是按照这个既定目标进努力,做好今年的收关工作。
2、“零事故”对于施工安全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目标,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区住建委在施工安全监管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呢?
答:是的,建筑施工一直被列为高危行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区住建委每年都要做专题调研,深刻分析安全工作的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我们针对“零事故”这一目标,结合我区工程的特点,开展了3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推动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坚持安全生产季度分析通报制度,每季度通报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及分析,施工现场主要隐患,执法检查情况等。通过分析通报科学评估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复工安全条件自查报告制度,要求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责任主体对施工现场进行自查,主动消除安全隐患。通过硬约束,督促五方责任主体充分履责。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要求各施工项目部每月对施工现场安全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并将打分情况上传至标准化平台,在企业自评的同时,安监站每月抽取20%的工程进行现场测评,督促企业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二是继续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教育是防范事故的“治本之道”。我们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就是要保证一线农民工受教育和考核合格率均达到100%。今年我区全面推广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督促有条件的工程项目现场建立体验式基地,并按照市建委要求建立我区体验式培训基地,目前我区具备接待条件的体验式基地2处,要求新上岗工人一定要进行体验式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督促施工现场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是防范事故的“治标之举”。区住建委结合各专项整治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特别通过开展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专项整治活动,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和曝光,并将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同时加大对监理企业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通过施工企业自查、监理人员把关、政府部门监督,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抓好这3项工作,做到责任明确、制度健全、培训到位、隐患消除,实现“零事故”我们是很有信心的。
3、您刚才提到了施工的重点环节,是不是就是指施工过程中比较危险的工序呢?我们听说过有些工程需要专家论证,那么具体哪些工程需要专家论证,怎样进行论证呢?
答:重点环节就是指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或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保障是施工过程监管的工作重心。专家论证审查就是保障这类工程安全的重要举措。按照建设部下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要求,我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有:一、深基坑工程,(一)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一)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的。三、脚手架工程,(一)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三)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办法”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本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组必须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施工企业应根据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专家组书面论证审查报告应作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在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对于危大工程也是住建委日常执法检查的重点,检查人员在检查“危大工程”时,必须查看专家论证报告,并对报告与施工现场的一致性进行检查。
4、近期全国各地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特别是11.24江西丰城坍塌事故。事故发生后区住建委做了哪些工作?
进入冬季施工阶段后,区住建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百日绿色安全施工活动”的通知》,组织全区在施工程开展“百日绿色安全施工活动”,按照做到“十个不”的要求开展安全监督工作,十个不即:不扬尘、不冒烟、不违章违规作业、不挖断管线、不中毒、不坍塌、不抢工、不亡人、不掉队、不投诉;确保施工现场实现“安全生产、绿色施工、质量合格”的基本目标。11月24日,江西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区住建委对施工现场开展“百日绿色安全施工活动”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印发了《关于深刻汲取江西丰城“11.24”事故教训深入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了全区建筑施工领域的安全大会,要求各单位严格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现场进行自查自纠,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区住建委对施工现场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自开展大检查工作以来,检查工地54项,出动检查人员176人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90余条次,均责令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因安全隐患行政处罚6起。为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区住建委于12月初组织市级专家对申报的5项安全文明工地和1项样板工地进行验收检查。为防控重大风险,区住建委开展起重机械抽检工作,委托2家检测机构对全区工地在用的23台塔吊进行检测。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均已责令整改。对发现关键性问题的,一律进行高限处理。下一步,区住建委将继续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切实加强今冬明春我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
5、今年北京入冬以来,连续几次拉响空气重污染预警警报,空气质量成为市民最为关注和急需政府治理解决的头等大事,区住建委是怎么开展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
答:针对空气污染问题,北京市制定了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计划要求全市经过五年努力,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较大幅度减少。到2017年,全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全市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怀柔区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左右。区住建委严格贯彻落实《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针对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加大执法力量。要求施工单位认真落实绿色施工管理要求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对施工现场道路和裸露地面进行硬化、覆盖,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上路行驶;进行拆除、平整场地、清运建筑垃圾和渣土、道路开挖等施工作业时,要采取边施工、边洒水等防止扬尘污染的作业方式。选用新型达标渣土运输车辆,采用洗轮机、扬尘喷雾器等新技术、新措施。2016年,我区新开工程全部安装使用了高效洗轮机和视频监控设备。监控中心对所监控项目实施网格化管理,严格控制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工作。目前,监控系统得到充分应用,远程监控及非现场执法切实规范了施工单位行为。2016年,区住建委多次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联合执法,对施工单位保持高压态势,与区城管执法局建立违法行为移交机制。根据《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政府247号令),施工单位扬尘问题由城管执法管理局根据情况进行处罚,我委对发现的施工现场扬尘违法、违规行为,在通过行业管理约束的同时,将违法行为描述和图像资料通过移交单移交区城管执法局,实现闭环管理。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园林、水务、电力、道路等工程扬尘问题,区住建委及时联系其行业主管部门,有效形成执法合力。
5、您刚刚提到的是咱们日常扬尘的管理,针对空气重污染预警天气咱们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呢?
答:进入10月以来,全市共拉响空气重污染预警7次,其中黄色及以上级别预警5次,区住建委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随时做好应对空气重污染天气的各项措施。一是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接到市、区两级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信息后,迅速通过短信平台、电话通知、现场通知等方式,多渠道进行通知部署。遇黄色以上级别预警即刻召开部署会,要求全区在施工程严格执行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规定。保证传达部署到位。二是领导带队严查落实情况。每次启动空气重污染指令后,区住建委成立多个检查组,由领导带队,对全区在施工程重点检查区重点工程施工现场落实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应急措施的情况,遇到周末一线执法人员全部停休,监督工地各项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三是联合媒体检查加强舆论监督。区住建委多次联合区电视台,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落实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措施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媒体宣传、媒体曝光加强舆论监督,提高施工单位对此项工作的思想认识高度。四是严格执法高限处罚。发现未严格落实空气重污染预警措施的单位,一律进行高限处理,并在调查取证后移送城管部门,从行业和城市管理两个方面对责任单位进行严肃处理。最后,预警解除后,区住建委第一时间通知各施工项目部,要求施工单位在做好日常施工扬尘管控措施的前提下,恢复正常施工。
6.最近《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新版预案有哪些调整,咱们对工地的要求是不是也有所改变?
答:《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调整后,怀柔区空气重污染预案,于12月13日进行了调整并印发。区住建委在接到新版预案后,迅速结合《北京市建设系统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对我区建设系统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并于12月15日,印发给全区所有在监工程。针对建筑工程方面,新版预案较之前预案更详细,更有针对性。蓝色预警要求:在建工程施工单位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扬尘控制措施力度,全力降低施工扬尘。黄色预警要求:在蓝色预警的基础上,停止室外建筑工地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等施工作业。新版预案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响应措施一致,也是提高了橙色预警的应对要求,要求为:在建工程施工单位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扬尘控制措施力度;停止室外建筑工地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等施工作业;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清洁能源汽车除外)。上周(16-21号)我们经历了入冬以来的第一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区住建委也是按照新版预案要求进行工作部署和开展监督检查的。而且由于此次污染的时间长,共持续5天,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重,区住建委按照区政府的指示精神,要求在施项目全面停工,并且施工现场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全部覆盖严密,达到进场“满眼绿”的标准。经过多轮次地毯式的排查,各项目均能按照要求进行响应。空气重污染期间对于在监工程的管理,我们还是有信心的。